遥感图象的分辨率
一、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空间分辨率又称地面分辨率,前者针对传感器或图像而言,指图像上能够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尺寸或大小或指遥感器区分两个目标的最小角度或线性距离的度量;后者针对地面而言,指可以识别的最小地面距离或最小目标物的大小。空间分辨率三种表示法
(1)像元(pixel)
指单个像元所对应的地面面积的大小,单位为米或公里。
QuickBird:0.61m×0.61m
Landsat/TM:28.5m×28.5m
NOAA/AVHRR:1100m×1100m
(2)线对数(line pairs)
对于摄影系统而言,影像最小单元常通过1mm间隔内包含的线对数确定,单位为线对/mm。
(3)瞬时视场(Intantaneous Field Of View—IFOV)
指传感器内单个探测元件的受光角度或观测视野,单位为毫弧度(mrad)。IFOV越小,空间分辨率越大。
IFOV为2.5mrad时,从1000m高度上获得的遥感图像的地面投影单元的大小为2.5m×2.5m。
一般来说,遥感系统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识别物体的能力越强。但实际上地物在图像上的分辨程度,不完全依靠空间分辨率的具体值,还与它的形状、大小、以及与它周围物体的亮度、结构的相对差
二、图象的光谱分辨率
波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在所选用的波段数量的多少、各波段的波长位置,波长间隔的大小。即选择的通道数、每个通道的中心波长、带宽,这三个因素共同决定光谱分辨率。
三、辐射分辨率
地物目标的识别,其依据是探测目标和特征的亮度差异,其前提条件有两个:一是地物本身必须有充足的对比度;二是传感器必须有能力记录下这个对比度。
辐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对光谱信号强弱的敏感程度、区分能力。即探测器的灵敏度-遥感器感测元件在接受光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或指对两个不同辐射源的辐射量的分辨能力。
辐射分辨率一般用灰度的分级数来表示,即最暗—最亮灰度值间分级的数目—量化级数。TM比MSS的辐射分辨率提高,图像的可检测能力增强。
对于空间分辨率与辐射分辨率而言,有一点是需要说明的。一般瞬时视场IFOV越大,最小可分像素越大,空间分辨率越低;但是,IF0V越大,光通量即瞬时获得的入射能量越大,辐射测量越敏感,对微弱能量差异的检测能力越强,则辐射分辨率高。因此,空间分辨率的增大,将伴之以辐射分辨率的降低。可见高空间分辨率与高辐射分辨率难以两全,它们之间必须有个折衷。
四、图象的时间分辨率
1.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2.时间分辨率由飞行器的轨道高度、轨道倾角、运行周期、轨道间隔、偏移系数等参数所决定。
3.多时相遥感情息可以提供目标变量的动态变化信息,用于资源、环境、灾害的监测、预报,并为更新数据库提供保证,还可以根据地物目标不同时期的不同特征,提高目标识别能力和精度。